• 首页
  • 棋牌pg电子爱尔兰精灵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 你的位置:棋牌pg电子爱尔兰精灵 > 新闻动态 > 【第2期】带你拆解心理学实验设计题:快速拿下25分大题

    【第2期】带你拆解心理学实验设计题:快速拿下25分大题

    发布日期:2025-08-16 22:35    点击次数:141

    我们一研为定,明年定为研一

    图片

    准研究生,你好呀~前两天我们一起看了答题时间分配及解题技巧以及如何拆解实验设计大题👉【第1期】带你拆解心理学实验设计题:快速拿下25分大题👉【手把手带学】客观题秒选、主观题拿满分技巧👉题目做不完怎么办?照抄这份时间分配表、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用真题练习一下~💡 注意:

    图片

    ①统考312和自命题均可参考。

    图片

    真题详情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风险由来已久,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得到了全世界前所未有的关注。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气候状态变化的渐进系统,通常涉及一系列相关现象,如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冰山融化、海洋酸化等。

    以气候变化为例,大多科学家确性全球正在变暖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但气候科学家和公众之间存在认知差距。相对而言,公众更易受个人经验、价值观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低估了全球变暖的速度和风险。

    例如,有一项研究通过在每年的不同时间测量人们对气候变暖的信念,探讨了实际物理经验如何影响人们相信全球变暖。发现气候变暖信念与室外温度呈正相关(Joireman, Truelove,& Duell,2010)。

    还有研究进一步证明,当通过操纵使人体的心率或物理温度增加时,人们更易相信气候变暖的报道(Drummond & Palmer,2013;Risen & Critcher,2011)。

    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者指出温度上升的速度可能会影响人们相信全球变暖的程度。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温度上升速度影响人们相信全球变暖的程度。(中心题干)

    💡提示:问卷调查、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等方法自由选用,也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一般情况下,咱们能用实验室实验设计的尽量用实验室实验。不管选哪个设计,看起来要专业。

    图片

    要求:有研究目的、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阐述具体操作程序;预期结果和预讨论(题干要求非常明确,这就是得分点)宝子们可以自己先思考,然后再看后面的解题思路哦。

    图片

    图片

    解题过程

    首先,解任何一道大题,都需要先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本篇材料的关键其实就是最后一段。

    考试中的综合题题干一般都比较长,但真正得分的参考答案都是非常简洁的。所以大家在做题之前应该要先搞清楚题目都问些什么。

    凡涉及到实验的题,第一步一定是找出 / 设置自变量和因变量。

    即使题干中没有要求也要养成这个习惯。(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一般在实验程序中体现出来)

    本题自变量:

    休息室温度上升的速度。

    可设置成三个水平:慢速、中速和快速。具体的速度可根据实验流程来定。自变量由此变得可操作。本题因变量:

    人们相信全球变暖的程度。

    我们可以通过被试阅读全球变暖相关材料后对2050年温度的预估度数来看其程度,预估度数越高,则程度越深。因变量也变得可操作。

    这里建议养成一个好习惯: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因素水平确认后建议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对之后选择统计检验方式会有很大的帮助。

    控制变量:

    ①性别:对性别进行匹配,且保证男性女性人数相同。

    ②智力水平:确保被试智力处于同一水平。

    ③被试着装:确保被试的体感温度处于同一水平。

    ④实验环境:休息室除温度变化速度不同外,其余条件相同。被试阅读相同的材料。

    控制变量我们可以提前背好,该题的①②③是常见的几个额外变量,同学们可以拿个小本本记一下,基本通用。

    自变量和因变量确定后,要明确这次实验的目的。并对结果进行假设。

    本题实验目的在于探究温度上升速度影响人们相信全球变暖的程度。(其实也就是题干)

    作出实验假设:温度上升速度越快,人们相信全球变暖的程度越高。

    然后确定实验设计的类型

    该题只有一个自变量(温度的上升速度),且为被试间变量,所以我们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

    以上信息准备工作结束后,就可以进入正式的实验程序设计了。

    💡实验程序设置符合逻辑,思路清晰,能自圆其说即可。

    考场上的实验设计流程不可能如同真正做实验研究那样面面俱到。所以要求思路清晰,能自圆其说就行。

    同学们可以按照实验程序的参考答案来,也可以自行创造性发挥。

    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一边理实验程序,一边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操作性定义具体化。

    本实验为单因素被试间设计。

    然后详细陈述实验程序:

    1. 随机将被试分为三组(A组、B组和C组),三组被试分别在三个休息室中休息,休息室中的初始温度一致(常温:25度)。实验者告知被试稍后将阅读一份材料并根据材料回答问题,让被试在休息室中休息。

    2. 三组被试同时进入各自的休息室后,实验者调控室内的温度,逐渐增加(被试不知情)。A组被试在10分钟时达到35度;B组被试20分钟时达到35度;C组被试30分钟时达到35度。

    3. 当室内温度达到35度时,实验者给被试阅读一份关于全球变暖的材料(材料中会注明当前全球温度的相关情况),要求被试预估2050年全球的温度。

    实验程序设计完毕后,开始数据处理。

    首先确定使用哪种统计检验方式。

    当实验处理为2个时,用t检验(总体正态、方差未知)或Z检验(总体正态、方差已知);当实验处理为2个以上时,用方差分析。

    本题为单因素、三水平,所以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具体是单因素方差分析,也就是最简单的方差分析形式。用于检验3组以上的组间差异。

    这一步要求大家对每种检验方式的使用条件有明确的区分。用到的公式:F=MS间/MS内

    然后进行实验数据处理。

    由于没有具体的数据,所以只需写出使用到的统计检验方式和公式即可。

    💡需要提到:对收集的3组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的方差分析,看3组被试对于2050年全球温度的预估是否具有显著差异。

    统计检验这一步完成后,最后需要得出结论。

    这是实验设计题的最后一步,得出结论,不可省略。

    预期结果和预讨论:

    A组被试对于2050年全球温度预估最高,其次是B组,预估最低的是C组。

    且3组被试预估度数具有显著差异,即温度上升速度越快,人们相信全球变暖的程度越高。

    预期结果和实验目的、假设两相呼应。

    💡特别说明:

    图片

    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本期的实验设计和第1期真题的实验设计流程并不完全一致,那究竟选择哪个呢?👉【第一期】带你拆解心理学实验设计题:快速拿下25分大题

    如果题目给出了要求,那就按照题目的要求去作答。

    这两个题的题目要求都相当明确,那咱们就按照题意给出的思路去答即可。

    如果题目没有给出要求,建议按照本次的解题思路去答,因为更完善,看起来更显专业。

    图片

    真题练习

    一位心理学家对于老年人是否在处理复杂视觉图形时有所欠缺很感兴趣。他招募了65个老年人和50个年轻人来进行这项实验。

    实验采用了嵌入图形范式。先给被试看一个简单的图形,然后立即呈现一个复杂图形。实验者记录了每个被试对图形的反应时(从呈现复杂图形到被试正确做出反应的时间)。

    结果表明,与预期相符,老年人的平均反应时显著地长于年轻人的反应时。根据这个研究结果,这位心理学家认为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反应时差异是由于老年人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减弱了。

    1. 你是否认可研究者的结论?如果不认可,你认为还需要再设置怎样的实验条件才可以用来验证这个实验假设?

    2. 根据你的设计,你认为得到怎样的结果,才能支持这位心理学家的假设?哪些情况下,不能支持这位心理学家的假设(注意:老年人在复杂任务上的反应时慢于年轻人这一结果仍然保持)?请用条形图或柱形图来表示可能得到的结果。

    3. 如果不通过设置实验条件,研究者也可以通过对两组被试(老年人和年轻人)进行匹配来实现有效的控制。假设这位研究者也认识到了自己研究的不足,他决定对被试的健康水平进行匹配(健康状况会影响反应时),于是他从他的被试中选择分析了15个最健康的老年人,结果发现他们的反应时只是略大于年轻人。这位研究者可以认为老年人没有复杂信息处理方面的缺陷吗?为什么?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资讯